日期:2025年09月17 日
浏览量:31
9月7日,绿城康养集团总经理杨满珠做客绿城康养官方直播间,为我们讲述绿城康养的发展之路与企业文化落地,拆解品牌发展关键、分享文化落地细节。
05)
我们的员工培养出来后,是用什么标准去衡量服务是以人为本的,是能让长者感到被尊重的、体面的、自由的、开心快乐的、有获得感的、有被需要的等等高品质服务的体现呢?
杨总:在绿城康养,高品质服务不依赖机械的步骤清单,而是基于一套清晰的服务原则、服务标准与人文理念。
以协助沐浴为例,我们严格规范水温、毛巾使用等安全与卫生底线,但具体操作以长者舒适为准。同时,护理员需具备识别皮肤问题等能力。
我们的服务理念凝结为七条不可分割的核心原则:
尊重住户
保护住户隐私
全面呵护住户身心健康
维护住户个性化发展
住户拥有自由生活的权利
鼓励住户自理
分享住户的快乐
任何违背其中一条的服务都是不合格的。我们不仅关注身体健康,也重视心理状态与社会联结,员工因此承担着照护者、朋友、家人乃至调解员等多重角色。我们尊重每位长者的原有生活习惯与偏好,在健康允许的前提下保障其自主选择的权利。
我们致力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家,让长者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,仍能感受到被尊重、有体面、无负担的生活。
06)
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是否遇到特别难缠的长者与家属,遇到理解我们的长者与家属时,我们如何去应对?
杨总:在养老服务中,追求百分之百的满意度是不现实的。我们服务的长者平均年龄达八十七岁,属于高龄、高脆弱群体,常伴随急性疾病和跌倒等自然风险。这些情况多源于身体衰老,而非服务本身,但家属在情绪下仍容易归咎于机构。
实际服务中,满意度通常保持在95%左右。我们会评估每一个长者的身体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,但部分长者有时不接受我们对其身体状况的评估结果和照护方案,仍坚持独自行动,从而导致了风险的增加。此外,即便未有服务请求,长者也可能突发疾病,这并非单靠照护可完全避免。
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,但员工也常承受不必要的指责。他们薪资不高,但要付出情感与体力,仍不时遭受误解甚至情绪宣泄。为此,我们尽量让管理层介入处理,保护一线人员。
正如我们宋总所说,从事养老的人,“不是人,是天使”。他们依靠高于金钱的信念坚守这个行业。我们始终认真对待自身责任,积极改进服务,只因深知养老行业最需要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敬畏、耐心与爱。
07)
都说服务无止境,我们是怎么去发展服务中存在的问题?咱们是通过什么,来促进咱们不断进步的呢?
杨总:绿城康养建立了多层次、主动式的质量监督与改进体系,以持续提升服务质量。具体措施包括:
第一,集团每季度开展飞行质检,由专项小组不定期突击各项目,实地评估服务与管理水平。
第二,对所有非身体原因离院的长者,集团直接回访家属,深入核实离院原因与服务问题。
第三,每半年组织全集团满意度调查,由集团统一致电,大小项目均覆盖不低于50%的长者及家属,主动查找改进点。
第四,全面推广数字化家属端系统,实现生命体征、服务记录等透明化,方便家属实时监督。
第五,设立直通集团的院长热线、信箱及“请您吐槽”扫码渠道,二维码张贴于公共区域,留言保密直达集团,鼓励各方参与监督。
我们通过内部检查、外部反馈和数字化赋能相结合,主动发现问题,不断优化服务,致力于成为养老行业客户满意度最高的品牌之一。
08)
杨总:
绿城康养始终专注于服务刚性需求长者,深耕医养结合与失能失智专业照护领域,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。我们坚持高于同行30%以上的服务标准,要求各院每月开展竞品调研与服务对标,持续提升品质。
团队具备国际视野与高度稳定性,核心成员拥有海外康养行业经验,深度融合国际理念与本土实践,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。我们积极向泰康、九如城等优秀同行学习,并坚持每年赴美考察,保持对国际先进服务水平的认知。
我们不追求规模比较,而是聚焦服务品质本身,致力于成为业内口碑标杆。绿城康养相信,唯有做实做精服务、形成良好口碑,企业才能赢得持续发展的未来。
09)
网友提问:作为普通的养老家庭,应该如何选一家靠谱的养老机构,看哪些软指标、硬指标呢?
杨总:选择养老方式需综合考虑长者自理能力、经济条件和照护需求。若保姆费用超过机构费用,或长者需要专业医疗照护、存在认知障碍、独居风险较高时,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是更优选择,可提供24小时响应和专业支持,减轻家庭负担。
在选择具体机构时,长者或家庭可综合考虑以下几点:
一、地理位置:优选靠近子女或原居住区的机构,便于探望和情感联系。
二、医养结合能力:对健康状态较差的长者尤为重要,可实现医疗与养护的一站式解决。
三、环境与气味:直观反映机构的管理水平——无异味通常代表良好的护理质量和卫生状况。
四、团队结构:一个优秀的机构应有合理的年龄梯队。既要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提供生活照料,也要有年轻的专业人员承担健康管理、活动组织等服务,二者结合才能提供全面有活力的服务。
五、问题处理态度:选择那些不推诿、不回避,能积极主动解决问题、承担责任的机构,这类机构通常更值得信赖。
总之,无论是选择居家还是机构养老,核心在于匹配长者的实际需求与经济条件,并以提升生活质量、保障安全和维护尊严为最终目标。